无人机精准猎杀100公斤野猪,网购平台“无门槛”狩猎装备1000-2000元引关注

近期,多个林业部委和联合科技公司纷纷使用无人机精准捕捉野猪,而一些网购平台允许1-2000元无门槛购买设备的行为引发了网友的激烈争论和担忧。法律专家表示,缺乏对无人机“武器化”的具体规定是一个需要立即关注的问题。无人机狩猎野猪:红外阻挡+精准射箭。 11月4日,十堰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联合张湾区林业局、湖北永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官员,携带两架专业无人机来到张湾区黄龙林场曹家山林业保护站。随着夜色渐深,侦察无人机占据了主动。他们利用红外热像仪快速扫描林区,锁定活动轨迹三头野猪的ces。随即,技术人员驾驶一架配备特殊箭矢的狩猎无人机起飞。据说这种飞箭长约80厘米,重400克,专门适应狩猎的需要。在热成像技术实时跟踪引导下,箭矢与无人机准确分离,成功抵达目标。经过一夜的工作,工作人员依法捕获了两只成年野猪。 “十堰山坡陡,地形复杂,传统狩猎方式效果不佳,存在安全隐患。”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立足当地实际,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经济效益,探索科学有序猎杀野猪的新途径。报道称,自2023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野猪从三类指定保护动物名单中删除以来,各地积极应对农作物、林果业受损情况,并正在考虑采取各种符合法律规定的野猪控制方法。今年10月29日,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依法利用无人机箭技术猎杀野猪。参与者表示,他们每晚可以猎杀 1 到 20 头野猪。网购平台:千元无门槛购买狩猎装备引担忧观察各地如何合法使用无人机猎杀野猪,有细心的网友注意到,网购发现,在谷歌平台上只需几千元就能买到全套无人机狩猎装备。集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无人机狩猎相关装备在网购平台上很容易买到。 11月8日,我在某电商平台搜索了一款配备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许多商店出售相关产品,价格在1000元至2000元不等。空射配件仅需400元,至少要花1000到2000元才能完成一套“致命装备”。同时,吉姆新闻记者咨询卖家客服人员发现,买家下单收货后,卖家会提供如何操作设备的视频,并且可以花50至100元单独购买相应的箭杆和箭,并可以灵活适配不同的无人机型号。一些卖家可能还会提供“改装教程”,详细指导买家如何提高无人机的箭矢穿透力和有效载荷,以满足自己的“狩猎”需求。 “普通人花几千块钱就能组装一架具有狩猎功能的无人机,这太危险了!”有网友担忧地说。法律监管存在空白。专家呼吁成立一个组织d 防线。事实上,除了狩猎野生动物外,改装无人机如果配备攻击性设备,还可以用来跟踪或攻击他人,从而可能造成公共安全风险。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文琼表示,现行法规对于无人机“武器化”的规定不够具体,这是未来亟待关注的问题。胡文琼律师表示,虽然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无人机飞行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现有法规重点关注飞行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目前各地发生的“飞箭狩猎”事件中,狩猎行为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来定性的,但与无人机相关的责任并不多见。化没有特征。存在法律上的模糊性和延误。如果改装无人机造成人身伤害,可以考虑多重法律责任,但难以举证,难以构成有效威慑。 武汉大学法学院周周副教授从安全监管角度提出三点危险警告。一是“黑色飞行+危险飞行”的组合。这些狩猎无人机大多没有空域审批,在射出飞箭后,在低空就成为危险,威胁空域安全以及地面人员和财产安全。其次,这些工具和方法可能是双重非法的。用于狩猎的飞箭可能具有“控制设备”的属性,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允许使用遥控空中狩猎。三是违反社会责任和生态道德。你无法控制w箭矢落在此处,在不受约束的环境中使用它,就等于无视公共安全。 “潜在的风险”相关人士表示,他们呼吁相关监管机构建立协调机制,明确无人机改装和使用的法律限制,完善审批流程和监管标准,同时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堵住非法流通设备的漏洞。来源:极目新闻(记者:杨晨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