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避寒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候鸟银毛鸟开始了从秋季到冬季的旅程。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27日第12页)随着北方多地气温骤降,不少银发族选择提早开启秋冬出游,踏上逃离南方寒冷的健康疗愈之旅。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过后,北京、沉阳、天津等北方城市的寒假预订量大幅增加。从目的地来看,广州、三亚、桂林、珠海、深圳、西双版纳、厦门等国内城市较为热门,而泰国、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则是冬季海外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天气暖和了,我们60岁以上的人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特别适合冬天长期居住。”这是上海人冯先生第三次来到云南曲靖。他告诉记者,自己租住的社区针对老年人推出了“候鸟咖啡馆”等服务,帮助老年人过上舒适的生活。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长三角地区是云南最大的游客来源地。 由于银发“候鸟”的住房需求,云南省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截至今年8月,云南省共有630多个自然村参与旅游项目,比2024年增长11.5倍,盘活闲置房屋10543间。越来越多的“空心村”成为农村住房样板,帮助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近日,国家铁路沉阳局开行今年首趟开往昆明的银色旅游列车。时间列车从乌兰浩特站出发,载着700余名旅客,踏上彩云南下、为期15天的秋日温暖之旅。报道称,专列将白天和夜间运送乘客,沿途停靠景区。沿途将途经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云南中心景区,带老年旅客前往滇池湿地、大理古城、玉龙雪山等景区进行“深度慢游”。 “以前,游客表示想去云南避暑避寒。今年,我们根据这些建议,专门设计了相关线路。今后,我们还将根据季节变化,开行前往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银发专列,不断完善覆盖全国的旅游专线体系。”一位官员表示。来自沉阳铁路文旅集团。专家认为,银游专列不仅会增加沿线景区客流、提高宾馆入住率,还会促进文化体验课程等体验式消费。这类旅游交通产品的火爆,是银发族从旅游向深度文化体验、健康旅游转型的直接体现。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中国人口将突破60年达到3.1亿,银发游客数量正在大幅扩大。 “候鸟式”住宿这一新的文化旅游消费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关注和兴趣。针对老年人出行需求,优惠政策和旅游产品陆续推出。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8个省份蒙古、云南、海南、黑龙江、吉林联合建立“南冬北夏”养老设施服务平台工作机制。通过相关服务平台,老年人可以查询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价格标准,咨询、预订旅游服务。广东、云南、贵州、海南等省区气候资源优良,创新推出适龄旅游服务及相关线路产品,因地制宜推动医疗社区、养老综合体等产业发展。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住宿、旅游融合发展。健康、健康等产业,打造“养生酒店”、“度假酒店”、“养生酒店”等业态和产品。旅行”。这对于满足老年人群体对品质体验的需求,释放老年人的消费潜力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壮表示,未来要推动旅游产品供给由“年轻人”向“全年龄段”转变,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层面考虑人口老龄化的转变,在产品体系中开发符合老年人文化偏好的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老年旅游不再是“老年人出去玩”。走向一种新的旅行方式,不仅仅是“旅行”,更是一点一滴的生活。